面霜「綠魚」安全購買榜單 新聞發佈會
四成面霜樣本於生物毒性測試表現不合格
當中發現國際禁用成分 長期攝入可誘發女性生殖器官相關癌症
水中銀推面霜「綠魚」安全購買榜單
(香港,2018年3月13日) 水中銀(國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水中銀)的小魚親測平台(www.fishqc.com) 繼過去9期檢測發佈,包括食用油、BB霜、即溶咖啡、面霜、雪糕、潤唇膏、牛奶、唇膏及嬰兒奶粉後,繼續以港人發明,全球獨家「轉基因鯖鱂魚」及「斑馬魚」胚胎毒性測試技術為市面30個面霜品牌,共30款面霜樣本進行檢測。獨立第三方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按照與水中銀約定的工作步驟和範圍,對此小魚親測報告內測試的產品樣本按小魚親測標準的分類(綠、黃、紅魚),和小魚發現部份內的數據,跟水中銀提供的小魚測試的數據作比較。結果顯示,於樣本安全測試中,17個樣本顯示為綠魚(代表品質卓越)、1個樣本為黃魚(代表基本合格),12個樣本為紅魚(代表有待改善)。團隊於成分篩查中發現有多個樣本含國際禁用成分、釋放致癌物成分及已知類雌激素成分。其中,類雌激素成分已獲多份國際研究證實容易被身體吸收,於母乳、乳房組織、臍帶血甚至胎盤中發現,禍延下代。水中銀建議市民於選購面霜時,加倍留意產品成分列表,選購功效較基本,少防腐、防曬、香料、酒精等成分的面霜。
面霜中的化學成分可「傷面」 水中銀透過嶄新生物測試Testing 2.0技術助檢測
隨著皮膚年齡增長、季節轉變,肌膚容易出現細紋、乾痕,脫皮等情況,適量塗上面霜可為面部肌膚注入水分,長效保養。然而,市面產品琳瑯滿目,除按品牌喜好、膚質及價格外,部分人更著重包裝標示的添加功能,如緊緻、保濕、美白、抗氧、抗敏舒緩、防曬等,用途廣泛。然而,市民或忽略添加功能所涉及的化學物質,長期攝入可構成嚴重健康風險。有見及此,水中銀於2017年7月至8月期間,於本港屈臣氏、專櫃、網上平台(京東,天貓)抽樣搜集了30個知名面霜品牌,共30款面霜樣本作魚胚胎毒性檢測,當中包括SK-II、Estee Lauder、Laneige,FANCL等。
水中銀以專利魚胚胎生物測試Testing 2.0技術為面霜樣本進行檢測,並根據檢測結果把產品安全屬性分為三類:綠魚—黃魚—紅魚,發佈於轄下網上消費品安全資訊平台 —「小魚親測」,讓消費者易於識別在零售店購買的產品其安全屬性。「小魚親測」參考歐盟[1]、美國[2]、中國[3]及日本[4]等多個國家與地區安全標準,以及歐洲化學品管理署 (ECHA)列出的高度關注物質列表 (SVHC) [5],通過同類產品的橫向比較制定其安全準則:
- 綠魚代表「品質卓越」,產品於急性、慢性毒物檢測與及成分篩查中表現理想, 消費者可以安心選購;
- 黃魚代表「基本合格」,產品於慢性毒物檢測中表現理想,於急性或成分篩查中基本合格,消費者選購時要謹慎;
- 紅魚代表「有待改善」,產品於急性、慢性毒物檢測與及成分篩查中存在一項或 多項未達標準,建議消費者選購時要特別謹慎。
中價面霜的安全性較低、高價格優勝 品牌所在地與生產地結果存差異
「小魚親測」檢測結果顯示,於30個面霜樣本安全測試中,17個樣本顯示為綠魚(代表品質卓越)、1個樣本為黃魚(代表基本合格),12 個樣本為紅魚(代表有待改善)。
價格而言,於採購的 30個樣本中,價格平均數為 6.5港元/克。價格最低為 0.1港 元/克,最高為50港元/克,相差近500倍。
價格在3.0港元/克以下的樣本共10個,有3個(30%)為綠魚,7個(70%)為紅魚; 價格介乎 3.0港元/克至 5.8 港元/克的樣本共 10個,8個(80%)為綠魚,2個(20%)為紅魚;
價格在 6.0港元/克以上的樣本共 10個,6個(60%)為綠魚,1個(10%)為黃魚,3個 (30%)為紅魚。
總括而言,中價面霜的安全性較低、高價格優勝,當中八成樣本通過安全檢測,被評為綠魚;低、高價面霜的紅魚比例分別為七成及三成,建議市民選購時要特別謹慎。
面霜品牌所在地而言,本次抽樣分別來自亞洲、歐洲、美洲及大洋洲。
來自亞洲(中國、日本,韓國)的樣本共 15個,12個(80%)為綠魚, 3個(20%)為紅魚;歐洲(法國,英國)的樣本共6個,3個(50%)為綠魚, 3 個(50%)為紅魚;美洲(美國)的樣本共7 個,2 個(29%) 為綠魚,5 個(71%)為紅魚;大洋洲(澳洲,紐西蘭)的樣本共2 個,1 個(50%) 為黃魚,1 個(50%)為紅魚。
面霜樣本生產地而言,本次抽樣分別產自亞洲、歐洲、美洲及大洋洲。
30個樣本中,18個產自亞洲(中國、日本、韓國、印尼) ,12個為綠魚 (67%),6個為紅魚 (33%);5個(100%)產自歐洲(法國,英國) ,3個為綠魚 (60%),2個為紅魚 (40%)均為綠魚;5個產自美洲(美國) ,2 個(40%)為綠魚,3個(60%)為紅魚;2個產自大洋洲(澳洲,紐西蘭),1 個(50%) 為黃魚,1 個(50%)為紅魚。
總括來說,面霜所在地與生產地的結果有差異,由於個別地區只有少量樣本,結果並不足以反映兩者在安全性上的區別。然而,亞洲及歐洲樣本的整體表現平穩,市民可多加關注。
部分面霜樣本含Paraben類防腐劑 可誘發生殖器官相關癌症甚至令胎兒發育畸形
水中銀首席執行官杜偉樑先生表示:「是次面霜樣本檢測分別用了斑馬魚胚胎及轉基因鯖鱂魚胚胎作急性及慢性毒物測試。於斑馬魚胚胎急性毒物測試中,2個樣本未能通過檢測。團隊於顯微鏡下,觀察到斑馬魚胚胎在接觸面霜樣本中的急性有毒物質後,出現發育異常,包括血液凝結、心臟水腫,嚴重情況下有魚胚胎直接死亡。斑馬魚胚胎的發育過程模擬人類,其一天的發育等同胎兒發育12週(三個月),其組織和器官,包括心臟、骨骼、胰腺,腎臟等的功能與人類一致,生理反應也相同[6]。斑馬魚和人類致病相關基因亦擁有高達84%的相似度[7],多項研究已證實,對斑馬魚胚胎發育有影響的有毒物質,對人類也構成高度健康風險[8],包括心血管毛病,骨骼異常發育等。
另於轉基因鯖鱂魚胚胎慢性毒物測試中, 6個樣本未能通過檢測。當轉基因魚胚胎遇到面霜中的慢性毒物(類雌激素)時,其肝臟呈現綠色熒光,熒光強度能夠量化樣本中的有毒物質。 世界衛生組織與聯合國已表明,類雌激素可能引發人體各種疾病,如癌症(乳癌、卵巢癌、子宮癌、宮頸癌,甲狀腺癌等)、生殖能力下降、神經系統紊亂、糖尿病等健康問題[9]。」
「對於是次檢測結果,我們早有預料,因為部分面霜樣本發現含化學防腐劑成分,於單獨或混合效應下會增加樣本毒性。團隊於成分篩查中發現18個樣本含有不同化學防腐劑成分,當中6個樣本更包含國際禁用成分:羥苯異丁酯(isobutylparaben) (出現於1個樣本)於2014年及2015年分別被歐盟[10]及中國[11]禁用;甲基異噻唑啉酮 (Methylisothiazolinone, MI )(出現 於3個樣本)於2016年被歐盟列為禁用10成分;紅色四號 (ci 14700 / red 4)於2009年被歐盟10列為禁用成分;橙色四號(Orange 4)被美國[12]列為禁用成分。另外,面霜樣本亦發現含有其他常用防腐劑如丁羥甲苯 (Butylated hydroxytoluene,BHT)(出現於2個樣本) 、二羥甲基二甲基乙內醯脲(DMDMH) (出現於1個樣本) 及對羥基苯甲酸酯(Paraben)類防腐劑(出現於11個樣本)等。丁羥甲苯可引起皮膚炎及過敏症狀[13],有國際毒理研究指出過量攝入有機會令肺癌腫瘤加速增長[14]。歐盟化妝品及非食品科學委員會亦證實二羥甲基二甲基乙內醯脲可釋放甲醛致癌物,刺激皮膚,長期大量攝入可誘發癌症。丁羥甲苯及對羥基苯甲酸酯均屬已知類雌激素,可引發上述提及過的疾病,包括癌症,而懷孕婦女更有機會把身體所吸收的類雌激素物質傳給下一代。科學研究已證實,這些物質可於母乳[15]、乳房組織[16]、臍帶血[17]甚至胎盤[18]被發現,並經胎兒的腦部、呼吸系統、腸道,皮膚等吸入,令胎兒發育畸形甚至於日後出現兒童性早熟、癡肥等健康問題。」
杜偉樑先生指出,現時本港有關化妝品安全法規仍未成熟,其他國家早已為Paraben類防腐劑的使用進行修訂。丹麥從2012年開始禁用Paraben類防腐劑於兒童產品,成為第一個禁用國家[19]。歐盟化妝品法規《EC1223/2009》1及中國《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3分別於2014年及2015年起禁用5種paraben類防腐劑,包括Isopropylparaben, Isobutylparaben, Phenylparaben, Benzylparaben和Pentylparaben。現時,Propylparaben 和 Methylparaben是製造商最廣泛使用的paraben類防腐劑,市民可多加留意產品上的成分標籤,小心選購。
順帶一提,面霜樣本中亦發現致敏香料成分(出現於6個樣本)及石蠟(出現於3個樣本)。香料如丁香酚 ( Eugenol Eugenol ) 、香豆素 (Coumarin ) 、羥基香茅醛 ( hydroxycitronellal)、 香葉醇 (Geraniol )、香茅醇 (Citronellol)、苯甲醇( Benzyl Alcohol)、 苯甲酸苄酯 (Benzyl Benzoate) 、檸檬醛 (Citral ) , 水楊酸苄酯 ( Benzyl salicylate ) 、 d-檸檬油精 (D-limonene limonene )等均屬已知過敏香料[20],用以提升芳香效果,卻有機會導致皮膚過敏、痕癢 ,甚至色素性化妝品皮炎( pigmented cosmetic dermatitis )。石蠟如Petroleum jelly,petrolatum、礦脂,礦油等,是一種平價及通用的保濕物質,然而保濕功能較差,未能有效鎖住水分,唇部皮膚因較其他皮膚組織幼嫩,容易致敏。
世衛列雌激素為「一級致癌物」 認清成分標籤上的添加化學成分以保護肌膚
皮膚科專科醫生許紹基醫生指出,大眾經常聽到的雌激素,主要是女性卵巢分泌的荷爾蒙[21]。除了自身分泌,現時有不少化學物質如Paraben類防腐劑,化學防曬成分等,其化學結構與雌激素類似,當進入人體後會模擬雌激素對器官及組織造成的影響,這些化學物質被統稱為「類雌激素」[22]。皮膚本身有許多雌激素受體 (receptors),從體外攝入的類雌激素可促進細胞增生,令皮膚變得更滋潤、有彈性,但其副作用亦影響深遠。長期攝取可誘發癌症如乳癌[23]、卵巢癌[24]、前列腺癌[25],降低生殖能力[26]、增加中風[27]的機會。另外,孕婦、嬰兒、發育中的兒童及青少年是較容易受內分泌干擾物(如類雌激素)影響的群體,可干擾內分泌系統,破壞生理平衡,造成癡肥、加速早熟,女性更會造成月經紊亂9。為此,世衛早於2012年已把雌激素列入「一級致癌物」[28]。醫生表示,雌激素主要透過口服或外敷途徑進入身體,部分需要透過雌激素治療的病人應按從醫生指示攝取適當分量,定期跟進。
許紹基醫生解釋,面霜的主要作用是模仿皮膚天然屏障,在皮膚表面形成薄膜,減少水分經皮膚表面流失,同時補充水分。良好的面霜必須具備保濕、柔軟等效能。保濕劑可以幫助皮膚吸收水分,深入滋潤真皮層,最長見的為丙二醇(propylene glcol)、甘油(glcerin),丁二醇(butylene glycol)。柔潤劑亦經常被加入面霜,用以撫平皮膚表面,讓肌膚變得柔軟及有彈性,較常見的成分為乳木果油(jojoba oil)或石蠟(wax)。另外,有些面霜會加入天然或合成防腐劑,事實上,防腐劑的作用是延遲細菌生長或化學變化引起的腐壞,對產品起一定保護性。然而,防腐劑亦有好壞之分,市民須認清有害防腐劑成分(Paraben類防腐劑),並多加留意面霜的成分標籤,看清位列較前的主要成分(代表在配方中佔的比例越高),避免當中一些添加成分如香料(Fragrance) ,酒精(alcohol, alcohol denat)等,並按自己的膚質及產品功能作合適選擇。
許紹基醫生提醒市民,若皮膚本身較敏感或有濕疹,宜選擇不含刺激性成分如香料、酒精、防腐劑或化學防曬劑等添加物的面霜。凡試用新品牌面霜,可先塗抹於手背或前臂內側的幼嫩皮膚上,停留大概30分鐘,若沒有出現敏感反應、紅疹或皮膚灼熱的感覺,可放心使用。另外,兒童的肌膚較幼嫩敏感,有些家長為滋潤其面頰,會塗上成人面霜。可是,有些成人面霜內含香料,防腐劑等化學成分,容易引起皮膚敏感或濕疹復發,嚴重可引致接觸性皮炎。家長應避免使用於兒童肌膚上,並應揀選成分簡單的兒童專用乳霜。一般而言,每日護理皮膚兩次便足夠,但由於本港濕度高,面霜較容易隨汗水流走,若排汗多,特別乾燥日子或是進行水上活動,應多補塗,滋潤面頰,但切忌厚塗,增加毛孔阻塞的機會。 市民可登上小魚親測(www.fishqc.com),檢示通過急性、慢性毒檢測與及禁用成分篩查的『 綠魚』產品,作更安心的購買選擇。」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