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大嬰兒奶粉「綠魚」安全購買榜單 新聞發佈會
水中銀公佈較大嬰兒奶粉「綠魚」安全購買榜單
(香港,2018年2月2日) 水中銀(國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水中銀)的小魚親測平台(www.fishqc.com) 繼2017年共8期檢測發佈,包括食用油、BB霜、即溶咖啡、防曬霜、雪糕、潤唇膏、牛奶及唇膏後,將以奶粉作本年起首,繼續以港人發明,全球獨家「轉基因鯖鱂魚」及「斑馬魚」胚胎毒性測試技術為市面11個奶粉品牌,共16款奶粉樣本進行首輪檢測。是次檢測主要聚焦於較大嬰兒配方奶粉,亦即2號奶粉,適合6-12個月大的嬰兒。結果顯示,所有抽樣奶粉均通過安全檢測要求,當中14個樣本為綠魚(代表品質卓越)、2個樣本為黃魚(代表基本合格)。是次產品安全評級之別在於三重測試中的斑馬魚胚胎急性毒物測試,根據國際多份毒理研究報告及產品數據庫資料支持,懷疑是樣本當中一些主要成分於單獨或混合效應下產生了毒性反應,建議消費者選購奶粉時認著綠魚標誌。
市面標準生產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多以牛乳提煉,並參考母乳所涵蓋的營養成分加工製成。現時,本港售賣的嬰幼兒奶粉針對不同年齡階段,尤以較大嬰兒配方奶粉的銷售及廣告宣傳佔多。由於所有進口奶粉必須符合國際標準或製造商所在地之嬰幼兒配方奶粉標準,故各大品牌的奶粉成分差別不遠。水中銀於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期間,於本港萬寧、屈臣氏、荷花親子專門店及藥房抽樣搜集了11個知名奶粉品牌,包括美贊臣、美素佳兒、雅培、牛欄牌、惠氏等,共16款較大嬰兒配方組別的奶粉樣本(即2號奶粉,適合6-12個月大的嬰兒),當中三個樣本註明適合0-12個月(2個)及6-18個月(1個)大嬰幼兒食用。
水中銀以專利魚胚胎生物測試Testing 2.0技術為奶粉樣本進行檢測,並根據檢測結果把產品安全屬性分為三類:綠魚—黃魚—紅魚,發佈於轄下網上消費品安全資訊平台 —「小魚親測」,讓消費者易於識別在零售店購買的產品其安全屬性。「小魚親測」參考世界衛生組織1, 2, 3、歐盟4,5,6,7,8、美國9、中國10,11,12,13及日本14等多個國家與地區安全標準,以及歐洲化學品管理署(ECHA)列出的高度關注物質列表(SVHC) 15,通過同類產品的橫向比較制定其安全準則:
➢ 綠魚代表「品質卓越」,產品於急性、慢性毒物檢測與及成分篩查中表現理想,消費者可以安心選購;
➢ 黃魚代表「基本合格」,產品於急性、慢性毒物檢測與及成分篩查中基本合格,消費者選購時要謹慎;
➢ 紅魚代表「有待改善」,產品於急性、慢性毒物檢測與及成分篩查中存在一項或多項未達標準,建議消費者選購時要特別謹慎。
較大嬰兒奶粉樣本整體表現理想 奶成分和植物油的質量有機會影響毒性評級
水中銀首席執行官杜偉樑先生指出,是次抽樣的奶粉樣本平均價格為43港元/100克,最高價格為62港元/100克,最低價格為26港元/100克,相差超兩倍。產品生產地而言,抽樣分別來自德國、丹麥、荷蘭、新西蘭、愛爾蘭、中國及日本,全部均在本港發售。品牌所在地而言,抽樣分別來自荷蘭、德國、美國、中國、英國、瑞士及日本。
杜偉樑先生表示:「奶粉樣本檢測分別用了斑馬魚胚胎及轉基因鯖鱂魚胚胎作急性及慢性毒物測試。於斑馬魚胚胎急性毒物測試中,團隊參考了內部嬰幼兒奶粉數據庫所訂立的安全線,得出以下結果:14個(87.5%)樣本被列入綠魚,2個(12.5%)為黃魚。於轉基因鯖鱂魚胚胎慢性毒物測試中,所有樣本均符合參考世界衛生組織所訂立的安全線,並未探測到會導致魚胚胎肝臟呈綠色熒光的有毒物質(類雌激素)。另於成分篩查中,根據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的《嬰兒配方及特殊醫用嬰兒配方食品標準》、《較大嬰兒配方食品法典標準》、歐盟、中國、美國及日本等有關嬰幼兒配方食品的安全標準,並未發現樣本含禁用及高度關注成分。」
杜偉樑先生強調:「是次奶粉檢測結果整體理想。然而,奶粉仍見綠魚及黃魚安全評級之別,乃檢測樣本得出的急性毒水平所致,當中無疑是一些成分單獨或混合產生了毒性反應。」根據歐洲16、美國17及本地18的食品標籤法規,各種配料、成分須按其用於食品包裝時所佔的重量或體積,由大至小依次表列。從奶粉成分標籤所見,奶成分(如脫脂奶及牛奶固體等)位列前方。根據去年牛奶及牛奶飲品抽樣結果發現,牛奶的毒性參差,而近年多份國際有關牛奶毒理研究報告證實,牛奶中存在其他毒性風險,包括已知的黴菌素(如黃曲霉素)污染19、獸藥殘留20,21、農藥殘留22,23及其他未知污染如三聚氰胺24,我們有理由相信受污染的牛奶是增加毒性的元兇之一。另外,奶粉的另一主要成分為脂肪,通常是不同植物油(如大豆油、葵花籽油、椰子油、菜籽油及棕櫚油等)混合組成。「根據水中銀食用油數據庫所得,椰子油、葵花籽油、菜籽油及棕櫚油均在食用油安全測試中低於平均水平,可見植物油亦有機會增加毒性風險。建議消費者審慎購買通過三重檢測的『綠魚』評級奶粉,多一份保障。」杜偉樑先生補充。
選擇不同型號配方奶粉要審慎 產品宣傳加入的其他成分非嬰幼兒成長必需
註冊營養師李德勝先生表示:「母乳是嬰兒首選的營養來源,能覆蓋初生嬰兒首半年發展需要的所有營養素。然而,若母親未能餵哺母乳,可選擇合適的嬰幼兒奶粉取替。一般而言,初生至6個月大的嬰兒,可飲用以牛奶製成的『初生嬰兒配方』奶粉,但謹記不可胡亂食用高蛋白『較大嬰兒配方』,因為高蛋白奶粉對新生嬰兒的腎臟造成負荷,可引致腸道炎甚或是腦部受損的情況。6至12個月大的嬰兒可視乎各方面發展狀況選擇初生至6個月『初生嬰兒配方』或6-12個月『較大嬰兒配方』。初期,奶仍是主要營養來源,當引進流質及固體食物(輔食)並逐漸增加分量後,可逐步減少奶分量。一歲後,均衡及多樣化的固體食物能取代奶成為主要食糧,幼兒可轉飲全脂牛奶(以超高溫處理 UHT Processed),補充足夠脂肪幫助成長。」李德勝先生提醒,經高溫處理的牛奶可致使當中的水溶性維他命流失,減少營養吸收。另外,由於嬰兒的免疫系統並未發展成熟,容易對牛奶的蛋白質出現過敏症狀如濕疹,建議牛奶過敏、腸胃敏感及乳糖不耐受者均可選擇以豆奶代替。
李德勝先生續指,奶粉的主要營養成分為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他命及礦物質,能通過國際標準大規模生產的奶粉均含有最基本的營養素。然而,市面有些奶粉標榜加入必須成分以外的其他成分,以模仿母乳的營養成分或配合嬰兒發展需要,如益生菌(probiotic)、核苷酸(nucleotide)、牛磺酸(taurine)、氨基酸(amino acids)、低聚糖(oligosaccharides),多聚糖(polysaccharides)和聚葡萄糖(polyglucose)等,其實是非必要成分。「奶粉所標榜的添加成分未必越多越好,因為某部分添加成分的含量其實很少,另外有些添加成分屬合成而不是天然,如維他命A、B或C,嬰幼兒未必能夠完全吸收合成成分。因此,家長可按常根據食品法典委員會標準選購含均衡營養素的奶粉。奶粉中亦常加入標準分量的添加劑,如乳化劑、穩定劑及酸度調節等,對嬰兒食用無害,家長無須擔心。」
-完-